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91天堂嫩模在线播放,国产免费小视频在线观看,久久免费公开视频,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网页大全,日韩不卡在线视频,视频一区二区精品的福利

每日經濟新聞
銀行

每經網首頁 > 銀行 > 正文

“飛單”頻現(xiàn)背后:二季度逾百家銀行理財品信披得分為零

每日經濟新聞 2015-08-06 01:56:56

我國銀行理財產品市場在信息披露方面現(xiàn)狀堪憂,銀行“剛性兌付”、理財產品“飛單”等問題不時出現(xiàn)。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沙斐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沙斐

今年以來,銀行頻頻被曝出因本金和收益無法兌付的理財糾紛問題。

業(yè)內人士認為,我國銀行理財產品市場在信息披露方面現(xiàn)狀堪憂,銀行“剛性兌付”、理財產品“飛單”(指銀行個別員工在利益驅使下,與社會人員勾結,以產品高收益為誘餌,私自銷售非本行總行自主發(fā)行的理財產品、非本行總行授權和簽訂代銷協(xié)議的私募基金等第三方機構理財產品)等問題不時出現(xiàn)。

普益財富監(jiān)測的數據顯示,2015年二季度,銀行理財產品發(fā)行數量為32910款,發(fā)行規(guī)模估計為19.75萬億元,然而產品信息披露數量嚴重匱乏。二季度,納入監(jiān)測的銀行共有297家,其中有200余家銀行在運行產品信息披露上得分均為零,100余家銀行在到期產品信息披露上得分均為零。從質量方面來看,信息披露質量參差不齊,有的銀行公告信息簡單,流于形式,未起到信息披露的作用。

中國銀行業(yè)協(xié)會黨委書記王巖岫近期指出,理財產品風險承擔主體沒有真正落實,存在法律風險和道德風險。理財業(yè)務需要改變當前產品形態(tài),加快發(fā)展開放凈值型產品,逐步打破“剛性兌付”。

信披不全導致“飛單”頻發(fā)

今年上半年,多家媒體報道了多起銀行理財糾紛。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第三方理財經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前幾年,他們的客服人員會“挨家挨戶”聯(lián)系每家分支行的客戶經理為其代銷產品,給到的返點至少在1%以上。“這幾年不行了,但還是有個別人愿意沖著錢冒這個風險。”

這位理財經理表示,一方面,銀行對“飛單”管控很嚴,大多數銀行工作人員都不愿意為了“賺外快”而丟了飯碗;另一方面,近年來出問題的第三方理財產品越來越多,很多銀行工作人員也怕出事不敢接單。另外,但凡有銀行員工肯接單,絕大多數都是打著所屬銀行的旗號給老客戶推銷。

普益財富研究員匡宸郗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正是理財產品信息披露不全,導致了銀行“剛性兌付”、理財產品“飛單”等諸多問題。

匡宸郗稱,信息披露是將理財產品的風險從銀行過渡到投資者手中,銀行作為管理人參與資本市場,不僅有利于銀行從傳統(tǒng)的存貸業(yè)務向資產管理業(yè)務轉型,也有利于利率的市場化,讓中國的資本市場散發(fā)活力。

剛兌提高銀行融資成本

信息披露不全不僅為“飛單”提供了溫床,同樣增加了“剛性兌付”的突破難題。

王巖岫近期指出,目前,預期收益率型產品仍占主流。一方面,客戶認為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即客戶所得實際收益,銀行具有“隱性擔保”職責,應“剛性兌付”;另一方面,銀行認為按照協(xié)議約定,產品投資風險應“買者自負”,由客戶自己承擔。產品風險承擔主體沒有真正落實,存在法律風險和道德風險。理財業(yè)務需要改變當前產品形態(tài),加快發(fā)展開放凈值型產品,逐步打破“剛性兌付”。

匡宸郗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信息披露即信息公開,在理財市場中,是指理財產品發(fā)行要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將與每款理財產品相關的重大信息予以公開的一種法律制度。從經濟學的角度看,有效的信息披露能為投資者提供充分的信息,有利于形成正確的投資決策,也有利于提高資本市場的效率,實現(xiàn)金融資源的最優(yōu)化配置,促進實體經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信息披露是否充分,直接關系到我國建設完善資本市場的進程快慢,直接關系到我國資本市場為國家建設發(fā)揮的作用大小。

匡宸郗認為,從投資者的角度看,只有銀行真正做到了事前、事中、事后充分地信息披露,將選擇權交到投資者手中,讓其在信息充分的條件下自由做出投資選擇,那么當資產端由于自身原因或是客觀原因產生風險時,投資者才會心甘情愿接受可能的風險;從銀行的角度看,信息披露的不充分,使得理財風險很難從銀行手中轉移,形成剛性兌付,增加了銀行的運營風險,而銀行的剛性兌付又抬高了投資者的無風險收益預期,提高了銀行的融資成本。“剛性兌付完全扭曲了資產管理行業(yè)的一些基本邏輯。”萬向控股副董事長肖風近日表示,投資文化最基本核心的一點是買者自付,但剛性兌付的潮流不僅沒有被打破或者減弱,對于中國的資本市場建設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銀行飛單 理財產品 信息披露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