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13 01:02:32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董力瀚
每經實習記者 董力瀚
借殼上市之后業(yè)績始終起起伏伏的東凌糧油(000893,收盤價11.60元)在2012年中期扭虧,前三季度合計盈利3735萬元,其中孫公司廣州植之元油脂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塘植之元)貢獻了3834萬元凈利潤。但令人不解的是,在當地政府一紙回收土地的公告之后,東凌糧油就打算在業(yè)績高峰期將新塘植之元作價1.55億元進行拍賣。
這一公告引起市場高度關注,新塘植之元今年前三季度貢獻的利潤幾乎等同于上市公司的全部利潤,況且出售的估值僅有4倍PE,這是否會將東凌糧油重新拖回虧損的境地?
業(yè)績回暖轉讓盈利孫公司
2009年東凌糧油通過借殼廣州冷機的方式登陸A股市場,并在2010年全年實現近2億元的盈利,但隨后卻陷入連續(xù)虧損的怪圈,2011年全年虧損高達1.88億元,并將頹勢延續(xù)至2012年初。
隨著CPI進入低位運行,壓榨行業(yè)也開始出現明顯回暖的跡象,東凌糧油半年報開始扭虧,其三季報合并利潤表顯示,公司1~9月實現凈利潤攀升至3905.6萬元,其擁有100%股權的孫公司新塘植之元更是表現優(yōu)異,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高達3833.9萬元。
但就在新塘植之元展現出良好盈利能力的時候,卻面臨著被拍賣的命運。
東凌糧油11月2日發(fā)布的公告顯示,新塘植之元所屬的廣州增城市新塘鎮(zhèn)長崗村埔盧田地塊已被當地政府的城市規(guī)劃調整為商業(yè)用途,東凌糧油要么交由政府回收該地塊,或者自行轉讓。公告中提到,公司將積極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公司整體經營運作的正常進行。
但令人意外的是,東凌糧油的最終選擇卻是出售新塘植之元。公司11月10日發(fā)布公告,宣布出售新塘植之元100%股權,根據相關機構的評估結果,最終評估價值為1.55億元,相對凈資產賬面價值溢價204.72%,擬通過公開掛牌方式轉讓。
證代:對經營影響小
東凌糧油為何出售新塘植之元?對此,東凌糧油證代吳利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新塘植之元并非公司的主要盈利點,其所屬子公司廣州植之元油脂實業(yè)有限公司(新塘植之元母公司,以下簡稱廣州植之元)相對來說盈利能力更強。
但記者發(fā)現,廣州植之元的前三季度凈利潤僅有3766.4萬元,低于新塘植之元。對此吳利芳稱,這是由于廣州植之元的利潤中合并了東凌糧油(香港)和元通船運(香港)兩家公司的財務數據,其中東凌糧油(香港)公司主要負責套期保值業(yè)務,因此在美豆衍生品中期走強的大背景下,該公司虧損明顯,從而攤薄了廣州植之元的利潤。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東凌糧油三季報發(fā)現,前三季度公司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和投資收益分別為-619.1萬元和-5435.2萬元。也就是說,前三季度公司套保衍生品及匯兌等投資總虧損額度可能超過了6000萬元。
對于廣州植之元前三季度的經營狀況,吳利芳先表示盈利過億,但在記者追問確認后,她又表示數據不好說,按交易所規(guī)定目前并非必須披露,最終數據年報可見。
對于出售新塘植之元對公司經營的影響,吳利芳強調,新塘植之元的生產線建設于上世紀90年代,目前老化嚴重,而廣州植之元原有的150萬噸/年產能的大豆加工生產線相對較新,同時南沙二期150萬噸/年產能的生產線已經在8月份投產,目前廣州植之元在南沙的生產線總產能已達300萬噸/年,同時產能利用率也高于新塘公司,因此出售新塘植之元后,公司經營并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pqz6p9s.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