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1-09-09 11:02:06
每經網9月9日北京電(每經記者 張國棟)
曾經信誓旦旦地稱"世界杰出華商協(xié)會"(華商協(xié)會)合法的"大善人"盧俊卿終于要啞口無言了。
日前,國僑辦通過新華社對外回應稱,其從未收到任何有關華商協(xié)會涉僑活動的報批申請。而對所謂"世界性"華僑華人社團或組織在境內舉辦活動所產生的惡劣影響,國僑辦實際早有文件。
據新華社最新報道,國務院《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和民政部《取締非法民間組織暫行辦法》均規(guī)定,未經登記,擅自以社團名義進行活動的,屬非法民間組織,應予以取締并沒收非法財產。
"我會在香港成立,系社團與工商雙重注冊,注冊名稱分別為'世界杰出華商協(xié)會(法人代表:盧俊卿)'和'世界杰出華商協(xié)會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盧俊卿)',北京代表處注冊號為110000400160767"。身為華商協(xié)會主席的盧俊卿此前如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蹊蹺的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并未從"民政部全國性社會組織查詢系統(tǒng)"中查找到任何關于"世界杰出華商協(xié)會"的登記信息。
按照華商協(xié)會對外公告稱,華商協(xié)會在境內以社團名義從事慈善活動,如與有關機構聯(lián)合舉辦活動,協(xié)會只負責公益部分的服務,市場化部分授權"天九儒商投資集團(法人代表:盧俊卿)"對客戶提供服務,收取相應服務費,并承擔全部經濟責任和法律責任。
而據媒體報道稱,在注冊完"世界杰出華商協(xié)會有限公司"后,2006年6月,幾乎是同時,盧俊卿又相繼注冊了14家以"世界杰出華商"為名頭的公司,涵蓋了"醫(yī)療"、"化工"、"流通"、"建設"、"食品"、"包裝"、"機械"、"服務"等眾多領域。
如今,在眾多媒體和網友的披露下,這類披著"慈善外衣"的神秘機構終于有了權威認定。"當前,很多有志于慈善事業(yè)的民間組織因注冊難度大、起點高、審批嚴望而卻步。在社會捐助熱情不減但對現(xiàn)有慈善機構缺乏信任的現(xiàn)狀下,各種境外組織便趁機打著"慈善"旗號募集善款變相斂財。"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yè)促進司原司長、北師大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稱。
9月9日,一份由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外交部、民政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聯(lián)合下發(fā)的《關于對所謂世界性華僑華人社團及組織在境內開展活動的處理意見》文件【(2010)4號】顯示,自1990年以來,一些名不副實的所謂"世界性"華僑華人社團或組織,打著"全球""世界""國際"等旗號開展各種涉僑活動,對內影響我僑務工作的正常開展,給一些地方的社會穩(wěn)定和對外合作造成損害;對外混淆視聽、誤導輿論,損害海外僑胞的整體形象,招致海外華僑華人的質疑和反感,影響十分惡劣"。
國僑辦認為,這類組織的主要特點有四:一是名不副實,浮夸會員數字;二是境外注冊、境內活動;三是活動虛張聲勢,經常借人民大會堂、釣魚臺等國家重要活動場所作為其活動舉辦地,并謊稱與我國家領導人有密切聯(lián)系,濫用或非法盜用知名人士題詞和題字進行浮夸宣傳以抬高身價、撈取資本;四是借會斂財,未經許可擅自在境內舉辦明顯具有斂財特征的所謂"世界性"涉僑活動。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